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将于2022年12月3日-4日在福州城区标准化考点举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考试防疫要求将按疫情变化适时调整,考生应密切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福建师范大学考点的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考试防疫要求和福州市疫情防控要求,遵守考试防疫规定。同时,应积极配合学校或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做好考前身体健康情况摸排工作,如实填报目前居住地、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若因考生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信息造假、拒绝配合进行信息摸排等个人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参加省级统考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有关本科普通高校,各高职院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是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为确保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工作(以下简称“高职分类招考”)公平公正、平稳有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1〕36号)精神,现就做好2022年我省高职分类招考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是中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坐落于胜迹无数、学府林立的北京西郊,南邻国家图书馆,北接著名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环境典雅幽美,人文氛围浓郁,科技信息集中,并于众多名校中自显特色,独具风采。
学校前身是1941年10月在延安成立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是后来担任过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1993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期至1966年5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将学校的发展又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开拓,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等学科门类齐全,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干部培训并举,民族预科、艺术中专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层次兼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18个学院、8个系和1个预科部,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宗教学、生态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宗教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学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特色优势,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经济、法律、新闻、管理、生命与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民族院校中专业设置最多,人才培养层次最高的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民族成分众多的师资队伍。学校创立之初,中央政府即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选调了一批学界名流到校任教。学校现有正副教授400余名,讲师300余名,他们具有良好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果卓著。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建校初期,学校的专家、学者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参与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少数民族调查。关于民族识别的调查研究,初步奠定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格局,为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了依据;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首次弄清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所处的社会形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首次全面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状况,并帮助16个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改革开放后,学校有关专家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关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建议以及关于西沙南沙考古新发现和关于西藏历史地位等重要科研成果对中国领导部门的宏观决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的繁荣进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各类在校生1.3万余名,在全日制本科学生中,70%左右是少数民族。学校堪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和展示中国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56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在校园汇聚一堂,各民族的语言、服饰、歌舞、风习多姿多彩,融汇成了民族团结的交响乐章。良好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对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使学校得以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的建设人才。学校迄今为止已有毕业生6万多名,其中近80人相继走上省、市、自治区以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了国家领导人;8500多人担任了县以上各级领导职务,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更多的毕业生成为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演艺明星或不同领域的优秀人物。
学校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目前学校占地40多万平方米,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2003年新建成的图书馆面积达2.45万平方米,藏书140多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和民族学科文献居中国高校首位,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它还具有先进的设备和阅览、研究等多种现代化功能。学校民族博物馆藏有近3万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可供教学、研究和观摩。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学校具备首都高校一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100兆带宽的校园网是电化教学和信息传递的有力保障,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与国际联系的窗口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学校已同5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每年接纳6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并不断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中央民族大学有着光荣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学校正上下一心,为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北京理工大学是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建国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投资建设的高校。学校建有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占地面积4374亩,位居北京高校首位。建校68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以其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良好的育人环境、卓著的社会声誉吸引着千千万万莘莘学子。
历史变迁,历经辉煌
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北京理工大学从革命圣地延安走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学校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 1951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2年抽调航空系参加组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抽调采矿系和冶金系参加组建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抽调有色金属方面学科参加组建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1961年又抽调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等专业参加组建太原机械学院(今中北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首批颁布的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1992年学校成为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的14所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第10所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院校行列,被誉为“当今中国高校的国家队”。
科技先锋,实力雄厚
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的摇篮。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最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一直在全国前10位之列,2008年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近10亿元。
2007年,学校获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防科学技术奖中,我校负责完成的项目获奖2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奖数量与等级都位居委属高校首位;在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中,我校获一等奖3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8位,工信部所属高校排名第1位。
在这里,中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让“中国电视第一频道”永久落户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第一枚固体火箭”从北京理工大学升起;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在北京理工大学诞生;第一部低空探测雷达在北京理工大学开机;第一辆轻型坦克等在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仿真机器人“汇童”在北京理工大学亮相;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使用的电动客车也将从北京理工大学上路……
教学基地,硕果累累
学校设有17个学院、47个系,43个研究所(中心),另建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覆盖10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62个本科专业。1999年、2007年两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我校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北京高校名列第3位,数量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此外,还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中心、1个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建)。
在实践创新能力上北理学子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三年共有约5500名学生参加了国际、国内的二十余项各类大学生学科知识竞赛,如: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共获得国际级奖项52项、国家级奖项174项、北京市级奖项622项。
名师荟萃,群星璀璨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人,其中两院院士15位,国家教学名师3位,长江学者1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7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63位,北京市教学名师10位,博士生导师445人,教授、副教授近1500人。可谓名师荟萃,群星璀璨。
北理英才,高端就业
多年以来,北理学子一直以“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升学和出国的比例约40%左右。2008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97.25%,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8.38%。毕业生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中心城市就业,分布在信息产业部、外交部、卫生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务院各部委,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特大型国有企业,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等国防科技工业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单位,IBM、微软、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外资企业,联想、方正、华为、中兴、比亚迪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国家重要部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事业单位。
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自1940年建校以来,北京理工大学为我国各行各业、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培养和输送了14.2万名高层次人才。他们中有以李鹏、曾庆红、叶选平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以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振起中将、总参某部部长贾超群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李伦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玉堤中将等为代表的军功赫赫的将军;有“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院士、“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雷达专家毛二可院士、光学专家周立伟院士、特种车辆专家苏哲子院士、“中国地热学之父”任湘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有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杜玉波、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范伯元(原北京市副市长)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领导;有以香港百仕达集团董事会主席欧亚平、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副行长李晓鹏、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肇雄、新浪全球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企业家。
毕业生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贡献尤其突出。以著名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多名我校毕业生在其中担任要职,如黄春平任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王爱书任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张泽明任航天发射系统总设计师,徐克俊任飞船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孙宝申任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李相荣飞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等。
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68年的发展,积淀了北京理工大学充满灵性的大器大象的校园文化,并彰显出她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以智养德、以德育才、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弘扬延安精神和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重视高品位、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大力支持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艺术团体建设,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005-2007年我校连续三年获得教育部“五月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直播活动“优秀节目奖”。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体育的发展,我校足球队四次夺取“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并在2006年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中获得冠军,成功冲甲。2007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获冠军,并在中甲联赛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中国大学生足球队的一面光荣的旗帜。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北京理工大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正朝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稳步前进。
[!--befrom--] 2012-07-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原名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创办于1952年10月,由当时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学校地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核心区,毗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新中国第一所重点航空高等院校。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北航就被国家首批确定为全国15所重点大学之一;80年代中期,被列入国家"七五" 重点建设的15所高校行列,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八五” 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并成为国家首批获准立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前15所大学之一。世纪之交,被教育部纳入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2001年9月23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北航协议,国防科工委、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协议,联手共助北航发展腾飞。
经过50多年发展,北航已建设成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哲学等八个门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和管理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学校共有23个专业学院(系),教职工3200余人,他们之中有“两院”院士14名,正、副教授1200余名,博士生导师390余名;各类在校学生愈3.9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2.4万人。在各类在校生中,有博士研究生2700多名,硕士研究生6800余名,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43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400余人,网络本专科生11800余人,外国留学生370余名。
北航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校以来,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之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精英和兴业之才。如发射澳星的捆绑式火箭的总设计师王德臣,通信卫星和"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袁家军,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以及一大批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校友等,他们都是北航学子的杰出代表;更有无数学子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与期望,肩负母校的希冀和重托,走进“三线”、踏入戈壁。他们都是共和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见证人!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学习实践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北航培养人才的总目标。
北航注重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坚持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积极参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建校50多年来,先后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累计有900多项重大成果获部级以上嘉奖,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空间飞行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的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反桨直升机等。此外,学校还在自动化领域的飞行模拟器研制、海量信息的多媒体实时交互工作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空中交通服务网关集群平台、应用于国家级大型会议的电子表决系统、新材料和信息存储领域中的相变型光盘、智能技术领域的多自由度机器人……乃至参与“神舟”飞船的研制和发射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此外,还承担了多项国家高新工程项目,为国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武器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社会的公认与好评。
学校坚持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人才培养为纽带,加强省(地)校合作,突出抓大型项目、共建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扩大科研面向。学校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现有“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研究成果、经费总数和学术地位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
抚今追昔,“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立业成才。展望未来,北航将继续发扬光荣的历史传统,团结奋进,奋力拼搏,向“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路迈进。
北京大学医学教育开始于1912年,建校后先后称为国立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 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后,改称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的校风。
北京大学医学部师资雄厚,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近六千人,两院院士11名,长江学者7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6位。在校生人数一万余人,其中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将近1:1。 北京大学医学部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医学部以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体,同时又是国家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医学部接收来自港澳台地区学生、海外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
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北大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北医三院)、口腔医学院、临床肿瘤学院(肿瘤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北医六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另外,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国航天中心医院、回龙观医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地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2、306医院、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仁和医院也是医学部的临床医学院或教学医院。医学部内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药学楼、公共卫生楼、医药分析中心、信息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实验动物部、档案馆、出版社、体育馆等装备精良的教学、科研设施。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科齐全。截至2007年,医学部评估通过的重点学科包括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肾病)、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泌尿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等24个。
医学部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全国医学院校中连续十余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名,完成科研课题和所获各类科研基金以及在SCI及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均名列全国医学院校首位。北京大学医学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70位世界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其中3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befrom--] 2012-07-19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2002年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百年北师大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面向新世纪,北京师范大学确立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100年以前,清末戊戌变法因“需材孔亟”,开启民智,改变中国屡受列强欺凌的状况,在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师范馆,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和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端。
百余年的文化积淀,百余年的开拓进取。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名师名家荟萃、研究实力雄厚、对外交流广泛、教学质量领先,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前沿、文化交流窗口和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摇篮。北京师范大学以辈出的人才和不斐的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学校正在以本-研贯通教育体系培养社会和科学发展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2003年招收本科生2107名,研究生3300名,是我国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03届毕业生中有50%以上继续攻读本校和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其余的毕业生主要进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重点中学等部门工作。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而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实力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保证。接受高等教育,选好大学重要,选好学科专业更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学科综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新布局。
● 2002年8月,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签署了重点共建北师大的协议,北师大成为继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之后第10个列入国家重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的高校。
● 拥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等的综合大学。
● 有54个本科专业,1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学科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 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权限的6所大学之一。
● 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教育学、环境科学名列榜首;系统理论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唯一的重点学科。2003年本科专业排名,中文、教育、心理列全国第一,历史、舞蹈、地理、数学、物理等列全国前位。
●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6个,其中人文科学3个,社会科学6个,理科 6个,工科1个,重点学科总数、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中的比例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重点学科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自然地理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文艺学、中国古代史。● 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名: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张新时、林学钰、李小文、王永炎、陈木法、郑光美、王乃彦、刘鸿亮。
● 资深教授启功、何兹全、赵光贤、陶大镛等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造诣深厚,蜚声学林。
● 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名,还有近百名优秀中青年学者入选总理基金、百千万工程、跨世纪人才等国家、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13名,居全国高校第6位。
● 全校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373人、副教授5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2%。北京师范大学所拥有的一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受到学术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 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4位;北京市教学成果评奖43项,获奖总数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 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
● 有126个科研及基础教学实验室、11个语言实验室,25个可供学生学习用的计算机房。
● 数字化大学初见成效,校园网已通入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作为全国教育中心馆之一的学校图书馆馆内藏书290余万册,数字图书馆已将全校师生与互联网资源紧紧地连为一体。● 在教育部建设的全国10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有6个建在北师大,列全国高校第4位。
● 有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
● 拥有教育部唯一的高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还有教育部工程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 在研“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项目近160项,其中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973”项目4项,居全国高校前位。
● 1999年获国家级奖励62项,总数居当年全国高校排名第2位。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2年SCI收录论文344篇,列全国高校前列。
● 文科年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理科年科研经费逾亿元。●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海外大学及一批国际组织建立了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 一些院系已与欧美高校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学生可获两校毕业证书。
● 每年派出教师和学生近千人。
● 每年在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留学生数稳居全国高校前4名。
● 每年有200多名外国专家在校内任教、讲学。
● 学生参加国际竞赛、互换学习的机会日益增多。
中国农业大学是 教育部 直属、进入 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是 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源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国务院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
历经近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 共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 6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1个部级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1490余位专职教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含研究员)40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4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0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农学家Noman Borlaug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截止06年底,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62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9人;成人教育学生及网络教育学生35093名。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二十多年来,我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9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优质高产玉米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增产粮食100亿公斤以上,这些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befrom--] 2012-07-19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现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21个科研机构和14个博士后流动站,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及深圳研究院;拥有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居全国高校第一;拥有13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全国重点学科25个,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五,其中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一。在连续六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16篇,在人文社科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学校现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28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7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87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1个博士点),一级授权学科11个,成人教育专科专业9个,本科专业11个。在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评估中,学校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5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一,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政治学、农林经济管理、历史学、工商管理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充分展示了学校雄厚的学科发展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已故老一辈著名学者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安岗、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目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80人,其中,教授476人、副教授581人。博士生导师474人。此外,还有193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外学者和930位国内各界知名人士担任(或曾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拥有14名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22人,有24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1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50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各项所占总数比例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学校有19位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成为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有13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教授担任委员会顾问),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最多、门类最全、综合水平最高的优势,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人才。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一共培养了18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企业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各级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以及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其他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18998人,其中本科生9571人,研究生9427人(含研究生单证教育的学生(MBA、MPA、法律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是全国高校中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有成人教育本专科在册生8千多人,其中75%以上是本科生,网络教育在册生近4万人;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1165人。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积极面向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九五”期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8项,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7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75项,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承担北京市科研项目数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位;2000-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800余项,获得经费1.5亿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9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学校共承担1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转轨经济理论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帕德玛?德赛,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日本一桥大学校长石弘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等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新西兰前总理、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迈克?穆尔等一批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设施先进,馆内藏书250万册,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我国收集、整理、存储、发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信息资源的权威机构,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个大学出版机构,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对中国人民大学十分关心并寄予厚望。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也极为关心。江泽民同志曾先后两次为中国人民大学题词,殷切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创造新的成就,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校师生员工正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历史进程。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661581平方米(3992.277亩)。学校现教职工16073人,29617名各类在校学生。现有199个博士点、221个硕士点、100个本科专业,以及覆盖139个专业的35个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现任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
在古城长沙,美丽的湘江之滨,座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高等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这里,是人民解放军未来科学家、技术专家和新型指挥军官的摇篮,是军队高级指挥军官的培养基地,是国防关键技术和先进武器装备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有志于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青年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的知识殿堂。
学校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综合性大学,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1978年学校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50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和倡导下,学校重新回到军队序列。江泽民主席多次视察学校,并出席学校50周年庆典,为学校题写“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胡锦涛主席对学校5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在接见学校主
要领导时,对学校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50多年来,先后有100多位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来学校视察或为学校题词。
50多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国家、军队的重点投资、重点建设。学校是“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15所重点院校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985”二期重点建设院校。学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27个本科专业,91个硕士学科专业,51个博士学科专业。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领域和15个省级重点学科。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参评的14个有博士点的一级学科中,有8个学科位居所在参评学科的前10名,其中有5个学科位居所在参评学科的前5名。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中坚、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员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19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有8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4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8人获得“求是奖”。1人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6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4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在岗博士生导师223人,硕士生导师697人。学校经常派出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考察、参加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往来,长期聘有外籍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建立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高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全军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员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2000年举行的第16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学校代表队荣获特等奖,成为当年美国以外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中,我校学员获得包括特等奖在内的31项奖励。2001年,5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硕士研究生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蛇形机器人。2003年,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2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共同研制的“厚膜电路式新概念节能型电热元件”获得大赛特等奖。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学校还实行本科优异生培养、硕博连读、推荐优秀学员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制度。
为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对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培养的要求,从2000年起,学校承担了“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组训方式改革任务。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将是我军中、高级指挥干部的主要来源,是军队院校培训的重点。学校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各学科的办学优势,总结过去培养新型指挥人才的经验,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相关的成功做法,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制定先进的教育教学计划,规范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教学平台,构建通用学科教育与军政基础训练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新型指挥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教学、科研硕果累累。有80余项教学成果获部委级二等奖以上的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军队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17项,部委级奖40余项。自1978年以来,学校完成了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磁悬浮列车、仿人形机器人、核心路由器为代表的4000多项科研成果。1600多项成果获国家、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军队重点科研项目,人均科研经费居全国院校前列。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神舟飞船、航天员系统、飞船回收系统、载人航天指挥控制系统等5个类别29个项目的科研任务,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各类学员约13万人,培训了近6000名高中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毕业学员和在学校工作过的教员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有36人,担任省、部、军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近300人。学校为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神舟六号载人航天7大系统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中有13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建平,神舟六号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占地总面积5600多亩,分为四个院区。下设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学院。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有4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和一批整体水平跨入国内高校先进行列的公共教学实验室。图书馆各类藏书二百六十多万册,中外文期刊5800余种,建立了全套《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检索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和园区网两套网络系统与国际互联网、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高速互连,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
同学们,有志于从军报国的热血青年们,三湘四水已向你们舒展温暖的怀抱,你们强军兴国的远大抱负将在这片热土上展开,国防科技大学就是你们放飞理想的起点!
中南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0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现任校党委书记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黄伯云院士。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山水交映,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现有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农林学。下设30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6个;成立了研究生院,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8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科教学基地5个。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博士生导师578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850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1663人。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和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全日制在校学生5万多名。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备。现占地面积33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7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19.49万册,电子书刊总量达41.50万册,文献数据库达92种,基本实现了馆藏中文图书全文数字化和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学校建有学术交流中心、科教大楼、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网络将各校区联为一体,信息高速公路使学校与世界共享精彩。学校还拥有以“南湘雅、北协和”享誉中外的湘雅医院等3家设备先进、水平一流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聚三校数十年建设与发展之合力,迎着喷薄而出的新世纪太阳诞生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历史重托,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befrom--] 2012-07-11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起源于宋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湖南大学解放后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学校设有29个院系,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7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个专业学位授权, 57个本科招生专业;建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4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40余人,教授、副教授950余人,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9540余人。其中:本科生22330余人、研究生72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56.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3.9万平方米。学校藏书360多万册,订有中外文数据库140多个,提供统一检索平台,可实现跨库检索。校园网设备先进、覆盖面广、功能强大,教学、办公楼实现了1000M网络互联和10/100M的桌面网络连接,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已接入互联网和校园网。
学校在教学上保持和发扬“重基础、重质量、严管理”的传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色。学校设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8 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7门,国家优秀博士论文2篇。通过稳定本科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6万多名高级人才,其中有13名校友当选为院士。近五年,学生参加挑战杯、力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TCL杯竞赛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05项次、1028人次。
学校发挥基础好、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在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1个部、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形成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机械制造与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科技集团力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会计学等都已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学校“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化学生物科技创新平台”、“汽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创新平台”、“现代结构与桥梁科技创新平台”和“经济开放与贸易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科研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十五”期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24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湖南大学,深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关怀。刘少奇、贺龙、王震、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乔石、尉健行、李岚清、贾庆林、吴邦国、黄菊、李长春等领导同志都曾来岳麓书院视察工作。他们指出: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有光荣的历史,又有大的发展,应该很好地加以重视,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把湖南大学办好。 为担负起发展千年学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湖南大学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弘扬岳麓书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进、强化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效益,致力于将学校建成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
西北大学雄踞古都西安,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西部地区“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建国初期,学校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全国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归属陕西省政府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百年办学历史上,学校名师云集,群贤毕至,水利大师李仪祉、教育学家马师儒、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物理学家岳劼恒、史学家侯外庐等曾在此主政,和平老人邵力子、文学家曹靖华、语言学家黎锦熙、早期著名革命家罗章龙、地质学家张伯声、物理学家江仁寿、唐文学家傅庚生、历史学家陈直、热化学家冯师颜、数学家刘亦珩、地理学家傅角今等均执教于此,康有为、鲁迅、于右任、李四光、华罗庚等曾在此讲学。这些大师的风范激励着一代代西大学子。今日之西大,俊彦济济,英华荟萃,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如中科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高鸿,中科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创立者侯伯宇,数学家、“王氏定理”创立者王戍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无机化学家史启祯,学校名誉校长、历史学家张岂之,有突出贡献专家、经济学家何炼成等。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西大人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始终以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铸就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形成了“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声誉的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学校现设25个学院(系)、71个本科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具有教授资格审定权和自行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权。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6人,教授270人,博士生导师273人,副教授350人,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形成了“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激励个性、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思路。近年来,学校共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现有陕西省精品课程3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陕西省教学名师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陕西省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陕西省特色专业8个,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优秀基地2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现有各类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300余人,外国留学生700余人。学校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余万人,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或领导干部,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隆飞、田在艺、任纪舜、刘昌明、侯洵、张国伟、张殿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任益民,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荣立一等功、受到中央军委表彰的弹道专家闫章更将军,新中国第一代爆破力学专家王茹芝,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著名诗人牛汉、雷抒雁,著名作家贾平凹,著名文艺评论家何西来,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全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健夫,献身于大漠戈壁的烈士杨拯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玉虎,担负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的王岐山、陈宗兴、申健、冯岭安、张丁华、宋汉良、安启元等就是西大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23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1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亿元。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赠建的西北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260余万册,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近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或省部级以上项目达4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18项,发表学术论文12700余篇,出版专著700余部。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学校近年投资达2亿多元,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25个,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80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接待来访学者、专家50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10000余人;每年派出合作研究、讲学、进修等人员100余人。为加强国际交流,扩大留学生数量,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学校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学校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现已成为我校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精心策划了选派优秀在读本科生前往美、德、日、法、英等国的友好合作院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交流项目和选送部分本科毕业生赴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项目等。《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befrom--] 2012-07-11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
西北工业大学是由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在哈尔滨组建,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
经过70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地位日益提高。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九五”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设有基础研究院、国防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与发展基地。学校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发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的校风,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5100亩,其中友谊校区1200亩,长安校区3900亩。设有20个学院,54个本科专业,101个硕士点,57个博士点和12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建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学校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生251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00余人,硕士研究生6100余人,本科生15200余人,留学生14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博士生导师38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0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44人。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8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16个陕西省名牌专业,有19门“国家精品课程”,52门“陕西省精品课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已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11篇。
学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十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780多项,其中牵头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104项。科研经费连年递增,2005年达9.07亿元。2006年达9.39亿元,均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2007年达11.97亿元。“十五”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6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项,国防科技奖164项。学校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4、200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学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以来已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14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000多人,硕士150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有34名博士和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校友中有3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位将军和6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一大批校友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才。
学校国际合作快速发展。已与美、俄、德、法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是“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建设院校;有2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建立了26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内的12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海阔天空铸辉煌。教育大发展、国防大加强、西部大开发为西北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西北工业大学将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学校源自于于佑任先生、杨虎城将军1934年创办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校所在地陕西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农科城”,是集农业历史文化、现代农业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中国绿色硅谷”。校园占地6000多亩,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浓厚,是青年学子求学上进的理想之地。
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以及成人教育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设18个学院(系),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医、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5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646人。现有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000多人,研究生近6000人。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实行2+X培养模式,弹性学制。形成了“学-硕连读”、“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重视个性化培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实行导师制,配备了班主任和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学业和人生规划。建立了完备的资助体系, 设有20多项奖、助学金,每年投入3400多万元用于学生奖励和困难资助。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每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30%以上,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学生互换培养和留学协议,并获得部分国际留学基金组织的支持。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30个。先后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6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0多项,取得了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国内首例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出心脏跳动样细胞团等重大科研成果。土壤学、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等学科居国内先进水平,为学生了解国际前沿、参与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乔石、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吴官正、陈至立、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建设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 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九所大学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1999 年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卫生部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安医科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 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 3个临床教学医院。现有教职工 5769 人,专任教师25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1400 多人。学校有长期在校工作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8 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4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0余名。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0912 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12690 人。全校有74个本科专业,199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114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3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 MBA 、MPA 等九个专业学位点,19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和3个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育人新环境。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了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卓著,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7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为全国高校第二位。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提升,2006年发表的SSCI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五。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相继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等合作机构,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一百余个。2001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成功举行。2002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代表荣获“非英语国家”选手一等奖;2004年参加“飞豹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大赛,荣获固定翼组冠军;2005年参加全国首届学生艺术展活动,获得金奖;在全国第三届“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连续三年总成绩第一;2006年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6年和2007年学生机器人队连续两年获得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冠军,2007年又在河内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夺冠,这是中国首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冠军。2007年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交往广泛,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2005年以来,邀请了12位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及6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达6500余人;先后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860余人,参加国际会议800余人;聘请了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Tomas Bell教授在内的近百名外籍教师长期在校任教;与国外18所著名大学(集团)合作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建立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科为办学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开展EMBA、MBA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先后承办5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及多个重大外事活动,如第四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第四届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高级研讨班等,使西安交通大学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日趋活跃,学校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有来自50个国家的9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比例达到71%。学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英语授课)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免试或通过考试获取了本国的医师执照,部分留学生获英、美及澳大利亚等第三国的医师执照。
西安交通大学占地2765 亩,校舍面积172万平方米。校园中心区的 “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图书馆藏书400万余册,期刊近万种,全文电子期刊 24835 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 和 Internet 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学校有具备国际先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校园网覆盖了东、西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办公楼及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有学科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拥有 2539 张床位的教学医院。江泽民学长于1989年9月、1993年6月和2002年3月先后三次拨冗专程回母校看望师生,并称赞母校“校园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习的好地方,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不断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逐步搭建起适应国际潮流的高等人才培养基本构架,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基础。
学校的校训是: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学校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和传播知识,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的愿景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创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纪中叶,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7-11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86个本科专业,2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高级人才。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300批、15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befrom--] 2012-07-11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2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96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27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第四届居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译著《康德三大批判新译》、学术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等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010人,硕士研究生11659人,博士研究生6904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86人,有外国留学生1560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迈向美好未来!
[!--befrom--] 2012-07-11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务院授权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主校区位于四牌楼2号,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设置之全和学校规模之大为全国各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60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1500多人,博士生导师300多人,两院院士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63”、“973”专家组成员等优秀人才130余人。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个一级学科在2002-2004全国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前十名,其中6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五名。目前,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206个硕士点,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1个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2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96年通过“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3所高校之一。 2004年,在20年强化班办学经验基础上成立了吴健雄学院。该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2005年,全校共有15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体育、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等课程,几乎惠及所有在校学生,精品课程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七。学校共设有40多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研究生9000多人。另有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近3000人。
东南大学办学条件优异。学校设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计算中心、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等教学实习基地,并建立了网上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面积3万多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227万册。
东南大学学校总面积427公顷,校园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成于1930年的大礼堂、吴健雄先生曾经就读的“健雄院”、古劲苍笼的六朝松、为纪念清朝大书法家李瑞清先生而建的“梅庵”、典雅端庄的老图书馆、1923年落成的体育馆与新落成的吴健雄纪念馆、李文正楼、逸夫科技馆等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为来校深造的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学校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05年东南大学科研经费达到5.5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申请的专利数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
东南大学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每年选派百余位优秀本科生到国(境)外高校深造;邀请包括杨振宁、丁肇中、莱恩、沙巴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秉承百年优良传统,励行“止于至善”校训,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实践,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大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内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南京。自1902年创建以来,她先后经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迳名南京大学,沿用至今。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并将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今天的南京大学包括鼓楼、浦口两个校区,占地3600多亩,风景优美,建筑规模宏大,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的一流大学。5月20日为校庆日。
百余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柳诒徵、胡小石、陶行知、郭秉文、陈鹤琴、汤用彤、马寅初、李叔同、熊庆来、童第周、金善宝、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严济慈、吴健雄、李国鼎、罗家伦、顾毓?、李方训、吴宓、朱光亚、赵忠尧、赛珍珠、杨杏佛、吕叔湘、梁希、戴安邦、陈白尘、匡亚明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逐步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南京大学设有18个学院,55个系,拥有本科专业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7个,专业硕士学位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点139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国家重点学科2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人才培养基地1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在全校近2000名专任教师中,共有教授69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博士生导师630余人。
依托多科学的综合优势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效益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统计,1992年以来,南京大学被国际权威的科研检索资料《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7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8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10余年来,南京大学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40余项。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从1994年以来,南京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
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现有各类学生41600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900名。在国内,南大的毕业生以“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国际学术界,有7位南京大学的毕业生获美国总统奖。以南大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姓氏命名的科学成果就有“周??龚分步相变理论”、“吴孤子”理论等。而在英国举办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南大学子先后两次获得冠军。1994、1995年,南大学生辩论队技压群雄,先后夺得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和国际大专辩论赛桂冠。1999年,南京大学又以优异成绩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率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举行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南京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图书馆藏书量429余万册,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学校建有各类研究所116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87个,并拥有现代分析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大型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南京大学是我国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最活跃的大学之一。与近30个国家的1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主办国际会议120余次,2500余人次的教师出国留学、访问或进修,聘请外国专家学者1800多人次来校讲学与合作,6000多名海外留学生先后在南大进修学习。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普列高津、格拉肖、芒德尔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授予名誉教授或名誉博士称号。美国前总统布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等国外政要也先后来南大访问。南京大学为直接借鉴国外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 模式,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与德国哥廷根大学联合建立了中德法学研究所、与日本邮政省共建了中国唯一的“多媒体远程卫星教育系统研究室”等,其中,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经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中美两国在教育学术领域合作的成功范例,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称赞,被誉为“不出国的留学园地”,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的世纪,南京大学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富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争取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东北大学统一规划下,面向全国招生,相对独立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96年,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继续面向全国独立招生的基础上,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东北大学。2006年,开始承担东北大学"985工程"建设子项目。
学校位于奥运协办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校园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学校占地总面积4705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8060平方米。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文化氛围浓厚,生活设施完善,是一所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2008年8月,学校作为成立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高校,成功接待巴西、意大利等9支国奥足球队训练任务,为北京奥运会做出直接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755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人,专任教师中获博士、硕士学位者占86.6% 。学校设有研究生分院及6个学院 。本科生973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1人。31个本科专业包括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英语语言文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统计学、物联网工程、功能材料。
学校按照"提高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完整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与东北大学总校一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学校现有2个"985工程"实验室——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络实验室;1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区域经济学;1个省级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10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始终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现有7个实验中心,下设二级实验室20个。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设有德国欧登多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电子工艺实习基地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实习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基地49个,这些实习基地集教学、研究、开发、培训于一体,为师生的学习和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实验环境。
学校拥有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01万余册,数字资源数据库54个。具备各种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校园网络设施完善,拥有国家公用数据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两个出口,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拓宽科研领域,设有控制工程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所、哲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所、工程优化设计与智能天线研究所、智能测控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应用地质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等31个科研机构,其中信息技术与智能软件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担任所长、周巢尘院士担任副所长。
学校治学严谨,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毕业生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连年居河北省前茅。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和友好往来,现已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派出人员到各国学习、考察、讲学,在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学校全体师生自强不息,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累累硕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处在历史新阶段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支撑,以内涵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朝着创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前进。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
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教学、科研条件比较完备,博士、硕士与本科教育层次兼备并与高等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相结合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项目工作站、14个博士点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及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46个硕士点专业、53个本科专业、4个二学士学位专业,有MBA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占地1138亩,建筑总面积7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9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近2亿元,图书馆藏书113万册。
全校共有教职工2798人,在编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64人,正教授232人,副教授421人。形成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现有各类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678人,本专科生18058人,成人在校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此外,以学校为主创办的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有在校生3240人。建校47年来,学校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为相应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骨干力量,为国家电力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以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学校始终关注国际电力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电力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主的电力相关学科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形成了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累计创产值近20亿元。学校大力加强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扩建和改建了一批专业基础和基础实验室,具备了承接大型、高水平研究项目的能力。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近年来根据合理布局,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建设平台的原则,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优先发展电力学科、动力学科、管理工程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植人文学科,全力推进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拓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洁净能源学科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需求,积极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各专业中增加了新技术、新成果课程,在主干专业方面构建了以“四模块”(基本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实践教学模块、仿真教学模块、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博得电力企业及其它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共获70余项奖励。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九五”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150多项,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项;申请专利3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5亿元。学校先进的仿真技术在用于“神舟”四号、五号、六号航天员培训的“固定基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的研制中得到了应用,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兴办了特色鲜明的科技园,2003年初,被认定为北京市十所大学科技园之一,已经成为大学与社会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学校与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EMBA、“1+1”双硕士、本硕连读和本科教学等不同层次的国际办学项目,与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实现了相关课程的相互认证,就教育、科研和人才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聘请语言专家和外国专家的层次和数量年年上升,各方之间开始实现互派留学生、互派高级访问学者的日常化,学校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国家师资外语培训试点单位,成为国家第二批17所高校师资外语培训试点单位之一,向国际化办学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形成了两地办学的格局,学校根据两地相距较近、交通便捷、信息畅通的实际情况,坚持并不断探索、完善独具特色的异地办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独具特色的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的发展道路,实施了学科专业和院系布局调整,成立了12个跨地域的学院,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学科建设基地,减少了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重复,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重组,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为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整合集成资源,促进学科融合,加强统筹管理,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校部于2005年9月变更为设在北京。校部变更后,学校将继续保持两地办学格局,深化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北京在人才吸引、国际合作、信息交流、校际往来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多方面合作,扩大社会影响,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占地面积294多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校园内湖光山色、绿树繁花,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文化底蕴深厚,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南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校园。南北校区交相辉映,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1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1993年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0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广州学院);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0个博士点,204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工程硕士(25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等1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现有固定资产51.2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07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校内设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网络中心、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机械基础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及十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一批现代化实验中心。图书馆面积6.7万平方米,藏书567万册,其中电子文献245万册,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各类场馆,学生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等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比赛并取得优良的成绩。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特色鲜明,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学校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合建)、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8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66个,以及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众多重点科研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的重点科研任务,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学校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市场、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2010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突破8亿元,有效专利总量居全国高校前五名,是全国第一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4461人,其中专任教师23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26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研究生导师13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24人,硕士生导师914人)。2010年有各类学生806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465人,本科生25063人,继续教育在校生38842人,留学生1251人,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治学严谨,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现有1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1门国家精品课程,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2010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44%,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9.6%。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19.6万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5-31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伟人手创 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原名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成绩显著。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学校的历史是和一批大师级的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延揽名师,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执教于中山大学。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执教于中山医科大学。大师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中山大学这座科学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学科齐全 根深叶茂
中山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在南方的一个重镇。全校设有36个学院(直属系), 9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9个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7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生命科学与技术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1个,还有专业学位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34个。
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近130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00多人。教师队伍中各类学科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中山大学拥有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有着强大的医疗资源,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附属医院系统。全校共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馆内藏书529.63万册,除了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还有互联网信息浏览、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为师生员工迅速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学四个校区均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四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速率已达到千兆,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间实现了光缆连接,校园网的规模、用户数位居华南地区高校前列,是国内高校中网络铺设面最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园网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山大学依托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迄今为止,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其中包括7所学校的校际本科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申请前往这些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学子风华 桃李芬芳
中山大学现有本科生30000多人,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硕士研究生9000多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000多人,外国留学生近1500人。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素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宽松自主的氛围使得各级学生会和22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创意、尽情施展才华,营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动感的校园生活。暑假“三下乡”活动、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医学人文讲座、艺术与人生讲坛、科技艺术节、维纳斯歌手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意基金等几十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中大学子彰显个性、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大学子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获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会场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总决赛银奖,在葡萄牙举行的21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世界总决赛中我校管理学院暴风雪队获得世界总决赛冠军。2005年,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一等奖。2006年,我校Blackstone团队在 “IBM杯”中国高校SOA应用大赛中力夺冠军;我校学生获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冠军。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近几年来我校还连续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数学建模美国赛一等奖;我校两支参赛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我校学生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8年,我校P&T团队获得“IBM杯”全国大学生SOA业务流程建模竞赛决赛大中华区总冠军;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我校一直是中国六所传统强校之一,共10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第27届ACM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银奖,在第2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铜奖,成为大陆当年唯一获得奖牌的高校,在第30届竞赛中,出线资格队数在亚洲大学居第二,在第32届全球总决赛再创佳绩;我校作品IQ小博网获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罗鑫同学获选赴德参加第58届诺贝尔奖得主大会;我校传播与设计学院樊瑾同学以总分第二的成绩入选中国大学生北极(斯瓦尔巴德)考察队;等等。
建校80余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十余万人,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以上。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中国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校研究生就业情况保持稳定,就业满意度高。2006至2008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高等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公务员系统、国有重点企业等成为我校毕业研究生的主要择业对象。
周边环境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通讯地址
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联系电话
020-84112828
[!--befrom--] 2012-05-31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杨卫教授。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5.18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槃 、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路甬祥、潘云鹤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就有90余人。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学校现有112个本科专业,43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7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2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2400余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9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博士研究生6600余人,本科生22900余人;另有攻读专业研究生学位6200余人,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校舍总建筑面积193余万平方米。拥有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科研机构。科学馆(楼)、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条件。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总藏书量584万余册,是全国规模最大、分布面最广、学科覆盖最全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之一。出版社1家。附属医院6家,总床位数6376张。学校还创办了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南昌、宁波等地设立了分园。总长达68公里的高速计算机骨干网络以及特设的公交线路将各校区和附属医院联为一体。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将通过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
[!--befrom--] 2012-05-31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88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含60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4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9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2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38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322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55%(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349人,占56.6%;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1797人,占75.4%。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其中双聘院士12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经推荐入围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9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现有在校生3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466人,硕士生14227人(其中专业硕士5066人),博士生2352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本研比为1.2:1;获第四、五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3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2005年年底,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学校设有14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文科基地20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近五年有6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厦门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高校前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2007和2008年均居全国高校第八位,2007和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别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和第三位,19项成果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建“全球十校联盟”的多边国际大学合作组织。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近9000亩,其中校本部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25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翔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36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6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以上数据截至2009年3月31日)
[!--befrom--] 2012-05-30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