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招录取,总会有考生达到了某一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却最终没有被相应批次的学校录取,我们称为“上线落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考“上线落榜”现象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上线落榜”现象?
(一)划线政策性落榜
教育部录取原则明确要求“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情况下,由招生学校自行确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的专业"。因此,各省市都要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既然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最低控制分数线,那么理论上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中就要落榜,这就是政策性落榜。
(二)投档后落榜
1.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有的考生因身体原因报考专业受限,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迟钝等,事先又没有仔细查阅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盲目选报了一些受限院校和专业,最后因身体不合格而被淘汰。
2.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考生虽总分较高,但学校专业有单科要求,考生不符合条件被退档。
3.考生未填写专业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4.考生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 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如何避免高考落榜?
每年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都会有许多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导致落榜,那么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样避免落榜呢?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勿扎堆。由于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必须等到所有考生志愿填报后才能确定,因此考生要想知道他所报考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只能等到高校招生投档的当天才能知晓。因此,对于自己填报的大学究竟多少人报考,提档线分别是多少,考生难以把握。由于知己不知彼,也造成了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更容易出现志愿扎堆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考生在知分报志愿时,应面向全国高校,不能只盯着大城市、家门口的院校和热门专业。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