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越近,每天需要回答考生的问题越来越多,离2013年高考不足50天了。记得在半年前,“微博之夜”中一些考生问:某某科怎么学?某科有什么答题技巧?等等。半年过去了,多数学生还是提出同样类似的问题,最大的区别就是问时间还来得及来不及,是否还有希望上某分数等问题。看来半年来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备考的方式还是没有改变,只是时间在变,高考越来越近。
成绩层次不同的考生,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学习方案也是不同。现实中,很多家长对我们一直招收成绩有优秀的考生,一直抱有异议,他们觉得要是把成绩中等以下考生提上来更能显示出水平。事实上,既然是考试,那么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你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更是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备考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同样的时间内,自学能力强的考生经过规划后取得效果更明显。很多学生问某科怎么学,你即便站在他实际角度上告诉他们怎么学,方案也做好了,那么就一定能学好吗?就好比开车找路一样,导航再先进,你的自身驾驶技术不过关,那么很难保证你能顺利到达目的地。离2013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家长、学生自己大都希望成绩更近一步,甚至一些人梦想着超常发挥,期待着奇迹出现。那么要仔细回归现实的话,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是高考冲刺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能取得多大的成效,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考生的自学能力。
为什么说有时候告诉一些考生怎么做才合理,现实中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由考生自学能力强弱有关,当然这时候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不现实,毕竟高考在即,那么对于新高二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说,有警示的意义。对学生成长来说,对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要性是毋庸置疑,也就是说,那些自学能力不强,甚至没有自学能力的考生,在接下的备考中,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挑战。例如说对自学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一些难以逾越的部分,只要根据他们实际情况,把原因找出来,全面分析之后,制定一个适合他们的方案,方案里面可以包含以什么样的方式做题,做哪些题目,怎样去做,做多少等等,然后又怎样总结,这些他们执行力只要够的话,应该会有改变的,但是这个执行力取决于考生的自学能力,如果没有自学能力的,告诉他们的方案可能是空中楼阁。
现实咨询案例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某个考生理综成绩不理想,但是在全面请一对一的情况下,结果这次考试依然很惨淡,理综选择错了一半多,那么是不是这学生不聪明造成的?既然坚持到高考这个份上,说智商有严重问题的情况很难存在,那么他们也整天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很多人觉得方法不对,其实方法告诉他们,他们还是执行不了,主要还是自学能力问题。就拿物理学科来说,你告诉他们,选择题8个题目中,非主干知识的选择题占了一半多,这些题目知识点简单,容易理解,考试题型以及内容容易总结,至少把这样的题目分数先拿到,可是现实中几个月下来也执行不了,何况还在老师一对一辅导的情况下。由此看来,外在条件有时候不如内在条件起的作用大,同样,如果教育不教会孩子自学,自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2.时间利用。
对一些学生来说,尽管有计划,计划很科学具体,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执行的话,也很难保证效果。特别是学校整天形式化的做题训练,一直持续到高考,这样一来,一些学生即便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也难抽出时间来应对。如果面对客观高强度训练,学生怎样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1)找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列出哪些问题需要迫切解决。经过这么多次考试,考生应该清楚自己遇到哪些问题,同时清楚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对自己考试产生致命的影响。
(2)在学校虽然是高强度训练,但是也有很好的资源,特别是同学资源、老师资源,遇到自己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或者同学之间一起探讨,目的就是最快的解决问题,节省你很多时间。
(3)把训练环节放到平时高强度做题体系中,例如说,你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同时需要做一定的题目来巩固,那么既然你面前一堆习题,那就把你所需要的拿过来做就行了,这样更有针对性。
(4)给自己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锻炼时间,和休息时间。并非说考前冲刺需要你熬夜,熬得越晚越好,如果要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下降,那样更不值得,所以需要安排出思考、锻炼以及休息的时间。这样保证清醒的状态,同时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3.备考方向。
很多人觉得,所谓的备考方向就是高考预测甚至押题,这样看的话有点偏颇了,尽管说每年都在变化,高考中一些新的元素会出现在考卷上,但是与往年相比,更多的东西都具有稳定性,例如主干知识,题型,那么备考方向里面主要包括对高考题型的把握,对主干知识的运用,等等,这些学生是能自己归纳和总结的。例如说,文综选择历史部分题型主要有:因果式、排序式、组合式、比较式、材料式、否定式等,对于每种选择题答题方式也不同,在考试中,你只要对考试进行详细的总结,上面那种类型的选择题你把握不大,那么在接下来就进行针对的训练。所谓高考方向,就是按照高考的题型、相关知识点、相关的答题等方面要求来复习。
4.科学训练。
这里给大家粘贴一下曾经给大家的建议:“怎样的系统训练才叫好呢,例如在数学这个学科上,我给班上学生这样训练的,我相信不管是数学难度如何,我班上学生肯定是绝大部分都会剩半小时时间来查卷。不管难度如何,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训练的结果,我训练是如何训练呢?举个例子,我找一套题,当然现在很多同学都做天利38套,肯定也没有38套,比如说有25套,我建议学生把这25套的内容都拿过来,把这数学卷分成五个部分,前面这15套题分成3部分,后面10套题分成3部分,我们把这个15套题分成3部分,比如1部分就5套题了,5套题的话拿过来,我们还不能上来就做,我们先思考思考,我以什么样的形式做,做这个题的目的有哪些。比如说我把这5套题的选择题跟填空题都拿过来。我每套试卷的选择题仅仅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比如说全国卷1卷,这套卷12个选择题我给自己10分钟时间,平时没那样练过,我今天开始练,第一个题答案我能不能看出来,百分之百保证对,第二道题能不能看出来,我把这12套题审视一下,哪道题我可能花时间,哪套题我可能没见过,哪套题是我今天最想做的,这10分钟的时间,我打算分配几分钟的时间给这套题,多少秒的时间给我能看出答案的题,而且能保证对的,做完了以后,我赶紧对对答案,我错多少,即使我错了一半,我今天有收获,我有时间观念。我来总结,我为什么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我不能把这个题做出来,指示体系欠缺的,我赶紧补知识,题型归纳不全的,我赶紧想一想在过去这一类题型中我有多少错题,把你曾经做错的体或者相关大题都拿过来看一看,原来今天错这个题是某某体系里面的,如果没有懂的呢,我赶紧去找资料,问老师、问同学,这一类题怎么做,这叫最好的、最科学的训练,等到你做到第二套题的时候才知道,有哪些什么怎么分配,有效果了。
然后五套题做完了以后,我估计你肯定把绝大部分的题型都总结了,相关的知识点都总结一遍,你再练下一个五套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的水平、我的速度真不一样了,一直练到高考,那你再看看你的能力,高考之前有五分钟的时间,是不让学生动笔的,只让学生写个名字甚至看,等到广播通知的时候,考生可以开始答卷,每个学生才可以动笔,然后我的学生呢,这5分钟里他没闲着,因为平时的训练已经把这选择题分的题答案已经看出来了,填空题他怎么做的,怎么样演草已经看出来了,这是训练得来的结果。这叫科学的训练,那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来提高,你大看题是不是这样,我做一套数学卷,我是不是把三角函数这一套题读一遍,这套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做,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来做,然后这个三角函数有多少种题型,最起码考试的时候我保证都对,选择题的时间减少了,平时训练好了,填空题的时间平时也训练好了,在训练好的基础上,然后我给后面大题留下大量的时间,比如解析几何这个题,综合函数压轴题,我给它留下大量的时间,最起码别人做这个题的时候,不管他会做不会做,反正他剩的时间少,我剩的时间多,那我的数学成绩能差吗,肯定不会差,这叫科学的训练,这叫很好的方法。”
5. 良好的心态。
平时常有人讲:“很多学生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就是看谁发挥得好”,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高考试卷,只要学生适应它,肯定能拿到高分。那么如何才能增强自己对高考卷的适应性呢?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越是临近高考,很多学生心理波动越到,特别是一些家长心理波动更大,我几乎每天都接到家长的电话,他们看不得孩子任何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但是又找不到好的方法帮孩子,因此说只能干着急。其实孩子只要是要强的孩子,具备优秀的品质,家长应该相信他们。并非每一次考试都要考出理想的成绩,因为毕竟不是高考,就等于参加钢琴比赛练习曲子一样,为了找感觉并且放松,有必要“乱弹”几次。特别是学生,在最后的一个月内,调整好状态,做最好的自己,接受不能改变的,去改变能改变的。
以上五大要素是决定考生备考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