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快速筛选学校
(一)……。
1.……。为什么要特别(专门)……?这是因为:(1)
展现“出彩”,隐藏“失色”。虽然有些学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向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但是还有些学校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只将学校“出彩”的方面展现出来,而将学校“失色”的东西隐藏起来,不予公开,如此一来,让广大考生及家长了解就有些困难。有一位“过来人”是如此告诫大家的“报考大学,请先看清楚具体专业和合并情况,不能够单单看学校的简介,很多高校出于
如果报考之前不慎重,等去了再后悔,实在令人惋惜。”更别说各学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分出优劣了。
先请看一篇曾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文章:
“2000年4月,※※交通大学与※※医科大学及※※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交通大学。9月
许多人根本不想学医,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五年过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学校不给开推免证明,好多同学望外校兴叹,先保本校,结果保了两次,先来了个预保,再有一个正式的,把前面的同学大部分留了下来,还是不肯给学生开推免证明,甚至不给打成绩单,即使到外校直博,直到9月30号下午才给开,好多同学只好留在本校了!
毕业的时候,学校一个延长学制,好多同学因为四级不过,补考没过,还有的因为实习考试没过等等被延长学制,大概有几十个吧!”
在这里我们不必要对其辨别之完全真伪,只须认定一个基本事实即可,2000年※※交通大学
(2)……。笔者不用去了解考生具体上当受骗的事实情况,只看着这高校一浪高过一浪的合并更名潮,就可作出明确的回答:凭想当然选校者大有人在。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校热衷于更改校名呢?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但主要的是解决棘手的生源问题的需要。由于把冶金、纺织、煤炭、矿业、船舶、粮食等院校,改为理工、科技、工业、金融、工程、财经等大学,把某某地级市学院改成某某省(或大区)大学后,生源马上就红火起来,因学校冷门、偏僻而导致生源不定足的尴尬局面也就得到了扭转。正因为更改校名有如此的好处,且立竿见影,难怪众多高校乐此不疲。果真如此吗?看看严酷的现实吧!
原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148人,其中达到分数线的才37人。该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
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在鄂文、理科投档线分别高达530分、533分,比二本(一)批次线还分别高出11分、17分。而2007年在鄂理科投档线竞比二本(一)批次线高出23分之多,比二本(二)批次线高出35分之多。要知道,这是一所位于青岛的二本(二)高校,1999年由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合并前两年,两所学校在很多省份都遭遇第一志愿不足的困境,而更名后,考生报考热情直线上升,近两年尤其明显。2004年,该校理工类在鄂投档线高出批次线30分,2005年在鄂文理科投档线都高出批次40多分,理科投档线高达521分,仅比一本线低3分。
湖北籍学生章茜是山东科技大学日语系2005级学生,当初填报志愿时,她在众多学校中一眼就看中了山东科技大学。“其实当时也不怎么了解这个学校,但是看到‘科技’和‘大学’,就觉得这个学校应该档次不错,如果叫原来的名字,我肯定不会报”。(此事例引自晨报网2006.8.14高校批量更名,考生家长犯晕,稍有添加。)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