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材料一 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很多老字号品牌的发展不尽人意。在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仍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只占 20%到 30%。一些老字号甚至空有品牌,已无产品上市。有的老字号无视技术发展带来的消费习惯的变化,坚持“断网”,拒绝网上营销、电子支付,市场越做越小。而随着城市发展,原本位于城市商业黄金地段的老字号因城市重新规划、拆迁重建而失去原有的商业环境优势,“原汁原味”不复存在,顾客流失严重。
目前,大多数老字号都是由国企转型而来,很多老字号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为此,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大中型企业依法合规控股、收购、兼并老字号,鼓励老字号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材料二 1888年创办于广东的李锦记蚝油庄,是当今享誉全球的食品品牌。在其创办初期,行业的“头牌”是创办于澳门的荣甡蚝油庄。荣甡始终坚持手工制作,品质卓越,但始终拒绝工业化生产,产品规模难以扩大,2015年荣甡传至第三代时,店铺不得不关门歇业。而李锦记抓住了工业化浪潮的机会,借助“老字号+互联网”的机遇,钻研蚝油自动化生产技术,实现了大批量、多品种生产,一举将产品推向世界,打响了知名度。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老字号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李锦记蚝油庄的成功对老字号品牌建设的作用。(8分)你认为大中型企业在进军老字号领域时,应该主要考虑哪些因素?(6分)
答案:(1)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管理与服务职能,为老字号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分)政府要改善对老子号的宏观调控,加强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导, 鼓励老字号对接电子商务与资本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4分)政府要科学民主决策,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城市化发展与老字号保护的关系。(3分)政府要依法行政,规范老字号的兼并重组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3分)
(2)作用:老字号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时调整战略定位;(2分)对接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分)创新生产技术,实现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2分)发挥老字号品牌价值,增强品牌的国际竞争力。(2分)
因素:政府关于老字号领域的相关政策;老字号市场现状调查和发展前景分析;企业业务、产业与老子号产品的关联度;企业从事老字号领域生产的条件分析。企业进军老子号领域的投入产出比(成本)。(此问具有一定开放性,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每个因素2分,答出3个即可给满分。)
2.(26分) 阅读材料,回答要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盘活农村土地是深化农村供给改革的的重要内容,H省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不少耕地走向荒芜现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让“愿意种地的”大户获得更多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而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领军作用。针对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承包权利没有的顾虑,H省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在全国率先开展农场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解决了流转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明确严格保护承包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限制其流转土地。针对农场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现象,H省在全省54个县市搭建起农场产权交易市场,共计办理土地交易3.2万家、交易额48亿元,实现了土地有效流转。
材料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与需求学派的凯恩斯主义相对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1)结合材料,说明H省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使农民增收的。(14分)
(2)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2分)
答案:(1)①尊重市场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宏观调控)引导、规范农村土地的流转,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4分)②培育市场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4分)③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4分)④科学宏观调控。实施“三权分置”,规范土地流转市 场秩序,为农民增收奠定制度基础。(2分)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供给经济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对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作用;(4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真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到一起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4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不能囿于既有的认识。(4分)
3.(26分)2017年1月21日,李克强再次指出:要建立健全由政府负责人牵头到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精准扶贫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在精准扶贫中,异地安置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困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脱贫工作的最终目标。为此,县、S乡、村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省财政厅、S乡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该村利用各类财政扶贫资金,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开通宽带网络,鼓励电商发展。三是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改变以前农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实行对外优惠招商,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力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四是积极申报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今年申报12人,最终审定通过了9人,本科生每人得到12000元的救助,解决了这部分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困难。扎实的脱贫业绩深受社会好评。
(1)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扶贫举措的意义。(14分)
材料二 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的过程中,S乡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思路打不开,虽然S乡党委、政府确定了大产业扶贫思路,但个别干部思路打不开,依然存在热衷于搞传统的小打小闹、单个种植养殖,坚持产业办在自家门口,扶贫产业不针对贫困户等问题。第二,沟通跟不上,由于沟通不够,县、S乡、村群众在政策理解上存在差异,部分干部还存在等政策,出现上急下不急。第三,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动群众较好,群众主体作用意识强;有的地方群众等、靠、要,甚至及其个别贫困户觉得帮扶干部在打扰他们。第四,安置点规划未完善。在安置点项目规划评审过程中发现安置点规划有未完善的情况。第五,部门清单不清楚,对于安置点所需提供材料以及各部门在安置点建设过程中需提供的数据表册及报账手续不清楚;配套基础设施保障过程中遇到困难,对于配套基础设施的报账程序及报账清单不清楚。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针对上述问题,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12分)
答案: (1)①确定扶贫机制,落实帮扶工作责任,有利于实施科学的强有力的扶贫调控,促进贫困户脱贫;(4分)②发挥财政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农村资源配置;(3分)③发展网络电商作用,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分)④借助外力促发展,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扩大内需;(3分)⑤扶危济困,有利于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创造性。(4分)(评分说明:本题答对4个要点可给满分。)
(2)党委:①加强宣传,进一步发挥在精准扶贫中的领导作用;②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发挥党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4分)政府:①积极履行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②依法行政,理清部门职能,助力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4分)公民(群众):①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统一,积极支持配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②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脱贫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4分)
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个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政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实行政务公开,及时纠正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严肃追究违法行政责任人的责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推进开门立法,进行民意调研,广泛听取、参考公众意见、建议。
材料二 《居住证暂行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为持证人提供了享受同城待遇的可能。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进行了修改,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加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管商环境。全国各级法院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精准打击“老赖”,敦促58万余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业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法治中国建设是如何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公民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14分)
答案:(1)(共12分,每小点3分)①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立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权益的实现。③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改进政府工作,做到对人民负责。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听取、参考公民意见、建议,使社会主义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共14分)①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产权制度,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每点3分,答到3点即可,共9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②对公民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共5分,任选两点得满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镇通过运用“互联网+”,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材料一 该镇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使其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运用互联网进行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农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成为现实,甚至连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都能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运用“互联网+”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
材料二 该镇地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突出。镇政府利用互联网打造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走村入户全到位,治理服务全覆盖”;以“一网办”等服务方式,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便于政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为政府完善决策、推进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促成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推行规范村级管理“互联网+”,通过村互联网管理平台,推进村务公开和村级资产透明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该镇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12分)
答案:(1)①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促使农民面向市场生产,促进农民增收。(3分)②有利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③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3分)④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持续发展。(3分)⑤有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如“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拉动,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给3分)
(2)①打造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利用网络掌握社情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③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拓宽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④通过村互联网管理平台,推动基层群众自治,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每点3分,共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