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与你为邻。
羊城晚报今早独家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点评。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
给考生提供了想象空间
尤其可让那些有独立见地的佼佼者表现出思想锋芒
我说作文题出得相当好,好在什么地方呢?
一方面,每个人都有“邻居”,但如何选择“邻居”?题目允许这个“邻居”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它从两个层面,让各自都有可以发挥的空间。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邻居,如何面对这个现实,这就给所有考生提供了可以写作的生活,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他都可以选择。由于题目又给出了“无形”的条件,这就从“无形”的层面上给考生提供了想象的巨大空间,你可以局限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作文,也可以脱离具体的生活去想象。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作文题都给所有考生提供了想象和真实描绘的可能。
第二方面,关键在选择,择邻而处嘛。如何选择邻居,这是具体生活和想象空间的依据,通过个性化的表述,可以见出每个考生、作文者的独立个性。因为大家都选择邻居,不同性格、经历,以及不同境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对象,这就是个性化的表现,这就可以看出每一个考生的个性。所以我说这个作文题目出的好,尤其可以让那些有独立思考、独立见地的佼佼者表现出思想锋芒和个性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
这个题目更像杂文题
可说的很多,弹性很大,但易陷入高考作文套路
这个题目不太像常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题,而更像杂文题。好处是既可以讲邻里小事、友爱故事,也可以讲国际间、全人类的大主题、大道理。可说的很多,弹性很大。
但这个题目也容易导致一些问题,比如中学生作文常犯的假、空问题。写这个题目,最忌讳的是陷入高考作文的套路,比如一看到题目,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奥运会、世博会等宏大主题,这些主题不会有错,但容易写得没什么意思,要写好有难度。有的学生写作文常常喜欢用大排比句,喜欢大段的引经据典,初看很令人兴奋,但仔细想想却空洞无物。
我认为,面对这样的题目,考生最重要的是要写出真情实感,把真诚作为基本出发点,打破中学生作文套路。我个人比较喜欢韩寒的文风,有话就说,无话就收,没什么套路,还可以按照古典的路子写,写出含蓄而深远的意味。如果是这个题目,说小事比说大道理更让我欣赏。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
考生容易找到切入点
但“相互依存”几个字实属多余,限制了其他的可能
这次作文题目的意思是很好的,给了为文者较大的发挥空间。考生既可实写生活断面,也可思辨人生哲理,且各种问题都能找到切入点。过于刁钻的作文题,只适合那些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过于玄虚的作文题,又会让很多学生摸不准用力点、空发感叹———应该说,以往的作文命题中,常有这些倾向。
这次的“与你为邻”,姿态比较低,易理解,也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尤其是关于有形、无形及“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的点题,能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索空间,有望深化这一命题。但我也担心这样的题目容易使一些学生套用已有的作文准备,比如“与书为邻”如何促人进步之类意思的作文就会泛滥。另外题目说明中“相互依存”几个字实属多余,它会导致作文都写成正面的角度,而限制了其他的可能。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
框定相互依存易“撞车”
相邻个体也可能是有斗争的矛盾的
今年这个高考作文题比较注重考生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真实情感,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从人与人的伦理道德准则培养方面,引导他们思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
但是我有两个疑虑:一是从审题而言,提示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既为考生的写作带来广阔空间,也容易造成一定的迷惑。部分考生可能因为考虑到很多人会实写邻里关系、人与人故事,转而写“无形的你”。可是这个“无形的你”到底所指何在?是一种职业?一个理想?还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考生不易把握,其中的转折容易造成混乱。
另一方面,提示中确立了“相互依存”这个道德规范,这明显具有社会学内容。容易引导学生用所谓正统、正确的伦理观念来写作,而忽略掉生活中更多复杂的感受。因为相邻的两个个体,不一定都是相互依存的,也可能是有斗争的、矛盾的。以“相互依存”来框定,大家容易都往一条路上走,“撞车”、雷同的现象或不可避免。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